峰高指待测组分从柱后洗脱出最大浓度时检测器输出的信号值,单位一般为mAU,AU或mV,也可代表相对含量,但不如峰面积准确。峰面积指峰高与保留时间的积分值,单位一般相应为mAU*min,AU*min或mV*min,代表相对含量比较准确。
峰面积比代表各物质的相对百分含量,单位一般为%。
二、峰高和峰面积的选择
在色谱定量分析中,选用峰高法还是选用峰面积法,主要决定在检测器的线性范围内,峰高和峰面积测量的准确性和重复性。除了归一化法最好用峰面积法外,其他三种定量方法中峰高和峰面积都可用作精确的定量方法。
在检测器的线性范围内,峰高和峰面积测星的准确性受色谱分离度的影响,要准确地测量峰高和峰面积,色谱分离应达到一定的分离度才行。
三、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怎么分析谱图?
分析峰的个数,位置,峰高,峰面积
色谱图其实简单地讲是一个横坐标是时间;纵坐标是电信号的二维图谱。
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你可以简单地想象,固定相是一个多空海绵状的柱形结构,样品在孔洞中进进出出。因为各个物质的吸附能力不同,所以才会在色谱图中拉开距离。
实验相关的参数:
保留时间是溶质通过色谱柱所需的时间。这种特性可以在一种混合物的几个组分之间共享,这就是为什么应用MS方法的原因。由此产生的色谱图显示保留时间与强度(存在的组分量)的关系。
1、保留时间:也就是可以定性的数据参数
保留时间是溶质通过色谱柱所需的时间。这种特性可以在一种混合物的几个组分之间共享,这就是为什么应用MS方法的原因。由此产生的色谱图显示保留时间与强度(存在的组分量)的关系。
如果使用同样的色谱柱,同样的流动相,分析同样的样品,那么这个样品的保留时间,应该是固定的。不同保留时间的色谱峰,应该表现出的是不同的物质。如果你跑的是反相色谱,那么色谱峰越靠后,它对应物质的极性也就越小。
2、峰面积:也就是可以定量的数据参数
峰值检测在滤波之后进行,其中峰值表示成分或成分的断裂。峰可以根据它们覆盖的高度或面积来选择。通过将存在的峰与已知的峰进行匹配,可以通过眼睛识别某些峰模式。这可以帮助确定存在什么分子,或者分子中存在多少原子。
色谱图中可以读出来的参数,在同一个色谱条件下,同一个物质的浓度和峰面积是成正比的。也就是说,如果你配制1.0mgl ml.的X物质,进样后峰面积是10000,那么,你配制0.5mg/ml的X物质,进样后峰面积差不多就是5000
3、波长:这个是可以顺利进行试验的前提条件
同一样品,同一方法,同一色谱柱,在不同波长的峰面积是不同的。一个物质指在某些特殊波长下有吸收。比如一个物质在210nm和254nm处有吸收。那么波长在280nm处可能无法检出该物质。所以一个实验方法开始时要进行波长扫描。
1,首先区分溶剂峰跟产物峰。在区分这两个之前,你要知道一件事情。我们都是用高极性溶剂来溶解待测产物的(我用的是DMSO溶解的产物,它的极性在常用溶剂里面排第四),所以如果你用的仪器如果不是正相色谱仪,5分钟内必定会出一个溶剂峰。除了这个溶剂峰以外,后面的就都是特征产物。做到了这一步你就成功了一半。
2,然后就是根据峰值数量的多少来判断产物多样性。主要是数哪些非常尖锐的峰,然后比大小。
3,最后就是各种产物的含量配比,比较峰高就行了。
4,高效液相色谱图的目的就是在于探究待测物中产物多样性以及含量配比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