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波谱法NMR(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简写为NMR)与紫外吸收光谱、红外吸收光谱、质谱被人们称为“四谱”,是对各种有机和无机物的成分、结构进行定性分析的最强有力的工具之一,亦可进行定量分析。
应用范围:
1.测定有机物、无机物、高分子聚合物,天然药物,小分子量蛋白质等物质的基本化学结构、空间结构及构型分析;2.混合物的成分分析和鉴定;3.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研究;4.材料微观结构和功能间的关系研究。
检测项目:
1.测定有机物、无机物、高分子聚合物,天然药物,小分子量蛋白质等物质的基本化学结构、空间结构及构型分析;
2.混合物的成分分析和鉴定;
3.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4.材料微观结构和功能间的关系研究。制样要求:
粉末体积至少大于火柴杆粗细的长2cm圆柱体体积
立即预约
分析原理:在外磁场中,具有核磁矩的原子核,吸收射频能量,产生核自旋能级的跃迁
谱图的表示方法:吸收光能量随化学位移的变化
提供的信息:峰的化学位移、强度、裂分数和偶合常数,提供核的数目、所处化学环境和几何构型的信息
NMR结构
进样
样品在磁场中
当外加射频场的频率与原子核自旋进动的频率相同时,射频场的能量才能被有效地吸收,因此对于给定的原子核,在给定的外加磁场中,只能吸收特定频率射频场提供的能量,由此形成核磁共振信号。
核磁共振及数据输出
1、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
一般根据化学位移鉴定基团;由耦合分裂峰数、偶合常数确定基团联结关系;根据各H峰积分面积定出各基团质子比。核磁共振谱可用于化学动力学方面的研究,如分子内旋转,化学交换等,因为它们都影响核外化学环境的状况,从而谱图上都应有所反映。
2、高分子材料的NMR成像技术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已成功地用来探测材料内部的缺陷或损伤,研究挤塑或发泡材料,粘合剂作用,孔状材料中孔径分布等。可以被用来改进加工条件,提高制品的质量。
3、多组分材料分析
材料的组分比较多时,每种组分的 NMR 参数独立存在,研究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两个聚合物之间的相同性良好时,共混物的驰豫时间应为相同的,但相容性比较差时,则不同,利用固体 NMR 技术测定聚合物共混物的驰豫时间,判定其相容性,了解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及性能优异性。
此外,在研究聚合物还用于研究聚合反应机理、高聚物序列结构、未知高分子的定性鉴别、机械及物理性能分析等等。
样品制备
1、样品量
不同场强需要的样品量不同,如300兆核磁、分子量是几百的样品,测氢谱大约需要2mg以上的样品,测碳谱大约需要10mg以上。600兆核磁测氢谱大约需要几百微克。
2、氘代试剂的选择
因为测试时溶剂中的氢也会出峰,溶剂的量远远大于样品的量,溶剂峰会掩盖样品峰,所以用氘取代溶剂中的氢,氘的共振峰频率和氢差别很大,氢谱中不会出现氘的峰,减少了溶剂的干扰。在谱图中出现的溶剂峰是氘的取代不完全的残留氢的峰。另外,在测试时需要用氘峰进行锁场。
由于氘代溶剂的品种不是很多,要根据样品的极性选择极性相似的溶剂,氘代溶剂的极性从小到大是这样排列的:苯、氯仿、乙腈、丙酮、二甲亚砜、吡啶、甲醇、水。还要注意溶剂峰的化学位移,最好不要遮挡样品峰。
3、是否必须加TMS
测试样品加TMS(四甲基硅烷)是作为定化学位移的标尺,也可以不加TMS而用溶剂峰作标尺。
图谱分析
1、解析核磁共振氢谱
一般先确定孤立甲基及类型,以孤立甲基峰面积的积分高度,计算出氢分布;其次是解析低场共振吸收峰(如醛基氢、羰基氢等),因这些氢易辨认,根据化学位移,确定归属;最后解析谱图上的高级偶合部分,根据偶合常数、峰分裂情况及峰型推测取代位置、结构异构、立体异构等二级结构信息。
2、解析核磁共振碳谱
一般先查看全去偶碳谱上谱线数与分子式中所含碳数是否相同?数目相同说明每个碳的化学环境都不同,分子无对称性;数目不相同(少)说明有碳的化学环境相同,分子有对称性;然后由偏共振谱,确定与碳偶合的氢数;最后由各碳的化学位移,确定碳的归属。
3、结合应用碳谱和氢谱
C谱和H谱可互相补充。H谱不能测定不含氢的官能团,如羰基和氰基等;对于含碳较多的有机物,如甾体化合物,常因烷氢的化学环境相似,而无法区别,这是氢谱的弱点;而碳谱弥补了氢谱的不足,它能给出各种含碳官能团的信息,几乎可分辨每一个碳核,能给出丰富的碳骨架信息。但是普通碳谱的峰高常不与碳数成正比是其缺点,而氢谱峰面积的积分高度与氢数成正比,因此二者可互为补充。
4、如何计算偶合常数?
在网上有这样一个求助帖:请教偶合常数的计算, 比如 :—OCH2CH3 这两个碳上的氢之间的化学位移差值一般超过2了,400M核磁,那再乘以400的话,偶合常数岂不是快一千了?
首先我们得搞明白偶合常数的定义:自旋偶合会产生共振峰的分裂后,两裂分峰之间的距离(以Hz为单位)称为偶合常数。不是两组氢之间化学位移的差值,而是一组峰中相邻两个峰之间的化学位移的差值!
可以从偶合常数看出基团间的关系,邻位偶合常数较大,远程偶合常数较小。还可以利用Kapulus公式计算邻位氢的二面角。对于有双键的化合物,顺式的氢之间偶合常数为6~10Hz,反式的氢之间偶合常数为12~16Hz。
常见问题
1、元素周期表中所有元素都可以测出核磁共振谱吗?
不是。首先,被测的原子核的自旋量子数要不为零;其次,自旋量子数最好为1/2(自旋量子数大于1的原子核有电四极矩,峰很复杂);第三,被测的元素(或其同位素)的自然丰度比较高(自然丰度低,灵敏度太低,测不出信号)。
2、怎么在H谱中更好的显示活泼氢?
与O、S、N相连的氢是活泼氢,想要看到活泼氢一定选择氘代氯仿或DMSO做溶剂。在DMSO中活泼氢的出峰位置要比CDCl3中偏低场些。活泼氢由于受氢键、浓度、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化学位移值会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有时分子内的氢键的作用会使峰型变得尖锐。
3、怎么做重水交换?
为了确定活泼氢,要做重水交换。方法是:测完样品的氢谱后,向样品管中滴几滴重水(不宜加入过多,一般1-2滴即可),振摇一下,再测氢谱,谱中的活泼氢就消失了。醛氢和酰胺类的氨基氢交换得很慢,需要长时间放置再测谱或者用电吹风加热一下,放置一会再进行检测。此时会发现谱图中水峰信号增强,在CDCl3中此时的HDO峰会在4.8ppm的位置。此外,甲醇和三氟醋酸都有重水交换作用,看不到活泼氢的峰。
4、解析合成化合物的谱、植物中提取化合物的谱和未知化合物的谱,思路有什么不同?
合成化合物的结果是已知的,只要用谱和结构对照就可以知道化合物和预定的结构是否一致。对于植物中提取化合物的谱,首先应看是哪一类化合物,然后用已知的文献数据对照,看是否为已知物,如果文献中没有这个数据则继续测DEPT谱和二维谱,推出结构。对于一个全未知的化合物,除测核磁共振外,还要结合质谱、红外、紫外和元素分析,一步步推测结构。
最后附上常见杂质核磁化学位移表:
氢谱
碳谱
铄思百检测动态
武汉铄思百检测,是华中地区专业的第三方检测平台,提供材料检测服务,常规测试3-5个工作日出检测结果,铄思百检测专业的实验室仪器,专业科研团队硕博测试工程师90%,铄思百检测,坚持“恪守信誉、质量第一、客户第一”
XPS测试,ICP测试,SEM测试,EDS测试,TG测试,EBSD测试,TEM测试,BET测试,XRD测试,红外测试,拉曼测试,固体核磁,元素分析,离子减薄制样,FIB制样,等等更多测试请咨询在线客服
测试流程
1、客户提出测试要求(在线预约)
2、细节沟通(联系在线QQ)
3、下载填写测试委托单
4、测试委托单和样品邮寄
5、联系客服付款
6、安心等待
7、接受数据发票
8、后期服务
以上是对于测试的相关介绍,如有其它检测需求可以咨询实验室工程师,为您一对一服务。
温习提示
1、不定期推出各种优惠活动,详情通过电话、在线客服确认测试条件、检测费用、检测周期等。
检测咨询热线:15071040697 黄工QQ:82187958
公司网站:www.sousepad.com
武汉铄思百检测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