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科研背景提升!定位好自己,避过那些坑

2020-07-02
铄思百检测

一文读懂科研背景提升!定位好自己,避过那些坑


听说XX同学在做科研,一听好高端!

做研究?发论文?搞发明?拿专利?……@#@

可能你还没做过,但你一定听过!

科研对计划出国留学的学生来讲,越发重要!单纯拼成绩(GPA)、拼语言(雅思、托福等)很难脱颖而出,更要拼“能力/潜力”特质。这些特质有些是天生的,有些是可以后天弥补的,也就有了“背景提升”。究竟要提升什么?

在国际性的奥林匹克竞赛中,如果能取得好成绩,可能会非常有帮助,但只适合极小部分天赋异禀的孩子。在取得竞赛成绩的过程中,99%的成分来源于学生的努力训练,但是1%的天分更加是绝对优势,大部分的学生还是很难达到的。那么大多数的学生凭借兴趣以及后科学的规划,把握住机会,再加上踏实努力的实践,也能够展现出独一无二的自我。

国外大学看重能力,更看重潜力!

每个孩子都有好奇心,从内心发出的兴趣与想法实现起来是最有效的。那么“科研”会适合你,只要你勇于开始,只要你兴趣,你就会投入精力,挖掘自己的潜力,去探索就能有发现。让自己变的更好!

注:对话题有兴趣更深入了解的小伙伴,并可关注微信订阅号“铄思百检测”。

1、Why?

出国留学为什么做科研?

对于走国际教育路线的学生和家长来说,东西方的“差异化”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客观情况,只有对“差异化”形成正确的认知,才能更顺畅地走好国际教育路线。

以美国的藤校之一康奈尔大学网站截图为例:

没有什么神奇的公式来保证你是否能进入康奈尔大学。康奈尔的录取过程是高度个性化的,会花很多时间来评估一个学生是不是适合康奈尔的文化和思想体系。具体来说,康奈尔会从智力水平、性格特征、参与过的活动、申请康奈尔的理由等维度去综合评估一个学生是否适合本校。最后,在关于申请文书essay部分,给出两个小贴士,第一个强调说 不要写我们想要的答案,给我们关于你自己的答案就好,第二个小贴士里强调说,希望能了解到申请者的 想法、感受、兴趣等。不难看出,在essay中的主体应该体现申请者本人。

 康奈尔大学网站截图

可以总结出来学校考察的点有这么几项:你是谁?你的智力水平如何?你的兴趣爱好是什么?你是否有独特的想法?你的性格如何?你都参加过什么活动?

而太多优秀的托福/雅思、GPA、SAT/ACT、GRE/GMAT……成绩,已经难以让我们脱颖而出,一份有价值的履历背景越发显得重要。虽然,希望根据学生个性进行精心规划的家庭越来越多,但林林总总的项目更让家庭眼花缭乱,不明其理。

简要归纳一些留学背景提升的方式,供大家参考:

第一,是这些年非常常见的研学、夏令营;

第二,是夏校,也是近些年学生们并不陌生的一项暑假活动,尤其越来越多申请美国的学生会在赴美读书之前进行一些国外学校学习体验;

第三,是由不同单位牵头举办的各类学科竞赛,比如美国数学协会组织的AMC竞赛、奥赛、商赛等;

第四,是国际性顶级学术活动,一般以跨学科科研为主要内容,这类活动选拔标准较高,参与的难度系数较大;

第五,是志愿者服务,体现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参与面也比较广泛;第六、第七、第八类是主要针对大学生的项目;

第六,是国际校际交流项目,如UGVR是斯坦福大学工学院与清华、北大、中科大、台大四所学校合作的科研活动,CSST是由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发起的学术科研活动,合作院校是清北复交、浙大、哈工大等国内985、211院校中的近20所高校,这类项目仅针对国内合作院校选拔学生,且名额非常有限;

第七,是国外课题组或实验室科研助理,一般对学生专业背景、能力及科研经历等有一定要求,名额比较有限;

第八,是国内大学的校内科研项目;

第九,是名校科研实习项目;

第十,是与科学研究相关的一些基础素养课程,比如论文辅导等。

目前,科研背景提升项目比较火热,因为他可以间接回答大学希望了解的问题:科研有一定难度,回答了智力问题;科研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回答了你的兴趣爱好和想法的问题;科研离不开团队协作完成,回答了你的性格是否能和团队融入。

* 关于各种背景提升项目的分析介绍,网上有不少文章介绍。有机会再另行书文和大家分享。欢迎关注。

其中,有些项目是参与真实的科研,即使你可能最终结果失败了,没有得出你想要的数据或论文,但你在参与的过程中,挑战了未知,学会了一定的科研方法,加强了自己的知识水平,这样真实经历仍然可以是体现你的研究、你的独特性。这份宝贵的科研经验更能够让招生老师对你有深刻的印象,因为科研从来都不是一次就能够成功的。

也有一些项目是提前学习大学里的学科专业课程,或完成一个类似课程论文的作业。如果从学习知识的角度上来讲,从希望让自己适应或过渡海外学习生活的角度上来讲,也不失为一种选择。不过科研层面的能力及经历体现还是稍显薄弱,尤其在申请顶级一流大学的时候。毕竟那些学校的优秀申请者太多,而且论知识储备、论文章发顶刊你和学校里的大牛又如何相比?这时学校更希望选拔的学生是有想法、有毅力、有发展潜力的学生,还是把大学基础课提前预习了一遍的学生呢?

既然科研这么重要,那么什么是真正的科研?

2、What?

究竟什么是科研?

高精尖的仪器设备?密封无尘的实验?这些是科研的全部吗?你理解的科研是真的吗?

通俗来讲,科研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科研的基本任务就是探索、认识未知。所以科研更像是在没有路的丛林中披荆斩棘、开疆扩土,当然作为回报,研究者可能会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有所斩获。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科研:一般是指利用科研手段和装备,为了认识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运动规律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实验、试制等一系列的活动,为创造发明新产品和新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1)我能做科研吗?

  • 只要勇于开始、认真投入,学生就可以做科研!

大多数人都会困惑,自己并没有途径、机遇甚至是天分来做这些事情。尤其当你还是一名普通学生,有机会做科研吗?有必要参与科研吗?答案是肯定的。

我们说——

成功不可复制,但可借鉴。

学生们通过科研项目,可以拓展自己的学术视野,激发自己的学术潜力,甚至是用试错的方式来选择自己未来的道路。最关键的是,通过科研项目,建立并展示科学的思维。科学思维不仅是科研工作者需要的基本素质,也是高等院校、用人单位所重视的思维方式。

  • 学生做科研需要很强的专业基础吗?

可能很多人都猜不到,答案是否定的。专家们或者说导师们,在选拔学生的时候,并不会把专业基础作为最重要的条件,而更看重学生的兴趣与努力。

哈佛医学院和丹纳法伯肿瘤研究所的唐博士认为:

“不论你是初中生、高中生、本科生或者研究生,甚至哈佛医学院刚来的博士生,最开始的两三年间,大家其实都差不多,都是不懂的。因为我们做都是最前沿的探索,未知的领域,这对每个人来讲都是新事务。

所以我们对学生的专业没有太大需求,最关键还是学生的兴趣和是不是真的愿意通过努力去提高自己。”

比如通过项目我们能接触到的一些课题,软体机器人、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石墨烯、全球云电路、肿瘤细胞免疫疗法……科学家们也正在不断地探索和研究这些跟我们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前沿科学。

对于新人来讲,通过短期科研项目去了解专业、积累知识和科研经验是非常好的选择。

那么参与短期科研需要思考两个问题,

一是做什么?二是跟谁做?↓ ↓

(2)短期科研项目做什么?

不少人都会把科学研究与学习科学知识的概念搞混,有时也是一些机构在宣传时偷换概念,有意为之。所以想要参与真正科学研究的学生,还是需要对两者有清晰的认识。

  • 科学研究与学习的区别与关系?

学习:是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理解、探索、实验、实践等手段获得人类已知知识或技能的过程。

例如:学生参加一个关于石墨烯的课题研究,如果老师只是用各种方法让你了解“什么是石墨烯?”那还更多是在学习通过前人研究已经获得公知的知识,这样的学习往往会有一些标准答案或既定成果。那怎样才算是真正意思上的科学研究呢?比如导师引导你探究石墨烯在新能源汽车上如何应用?研究石墨烯电池如果应用会遇到什么问题?……

首先研究中包括学习的,学习也是研究的一部分;

但是研究跟学习不一样的地方在哪呢?研究是不断学习前人研究的成果,然后需要你自己去提出新的问题,并去解决提出的问题。即研究不光要学习,还要提出并解决问题,也可以说你是站在巨人(前人)的肩膀上研究新的事物。

哈佛医学院和丹纳法伯肿瘤研究所的唐博士提到:

“对学生来讲,我们希望他们参与科研的目的不是去掌握知识,而是让他知道世界上最先进的东西是什么?在未来十年、二十年之内它的方向是什么?我们还会通过参与研究让学生掌握一些方法。怎么样真正提出有用的科学问题?怎么样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很多不同的东西,从而找到自己兴趣。”

  • 短期科研也是真正的科研,端正心态一切水到渠成

通过前面分析,我们已经得出来“做什么”的方向,概括来讲正确的方向是:真的做科研、做真的科研,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很好的解释问题,而不是单纯去学习、去听课、去完成作业,更不要只以发论文、拿推荐信为目的。

可能又会有一些学生家长产生疑问,那我们还能获得推荐信或发论文吗?当你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去做科研了,在导师的引导下很好的完成了课题项目,那么论文、推荐信也成了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情。

耶鲁大学经济学博士、墨西哥自治理工学院(ITAM)王教授语重心长地强调:“当做科研不是为了探究,而是单纯抱着要写出一个文章,或者将成果用于他用为目的而去做科研,这是一个比较危险的事情。

而且大学招生官每年面对众多的申请者,会了解和应对太多情况,当你把论文发表、推荐信等看似很具“含金量”的材料摆在他的面前时,推敲合理性将是他们分析的重要过程。如果没有足够值得信赖的真实的科研过程,那些材料是怎么得来的呢?有时反而会造成你所不愿看到的负面影响。

(3)短期科研项目跟谁做?

  • 大学里究竟谁在做科研?

教授在各国高校教职体系中都处于比较高的地位,往往我们都认为其是专家大牛。以美国高校为例,看看他们的教授如何进行分类,是不是所有教授都在做科研?

 美国教授分类

 终身制系列教授的任职要求

我们可以看到在多数美国大学,科研工作主要由终身制系列教授和研究系列教授承担;而其他教授更多承担教学工作以及教学研究工作。

* 以上内容选自《What is research?》科研启蒙系列公开课中UCLA杨教授的分享,点击可浏览课程精粹。(可详读科研:了解导师与授课教师的不同!选错导师毁大了

除了终身制教授和研究型教授外,高校里还有谁在做科研?教授的科研团队里,还有很多优秀的研究人员,如:研究员、博士后、博士生等。对他们来讲,科研也是他们最主要的任务,他们只有取得了非常优秀的科研学术成果才能毕业,才能获得更好的就业岗位。而且一般能进入优秀实验室或课题组中参与科研工作的研究员、博士后、博士生们,科研能力也都非常优秀,他们正在研究的课题也都是当前非常前沿的,他们只是还比较年轻、还要积累足够多的科研阅历。

  • 关于导师要分辩的几个误区

知道了大学中谁在做科研,那么“跟谁做科研”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但一般研究生以下的学生自小主要接触的都是授课型教师,所以对科研导师的作用,导师的工作状态等普遍较少了解,刚接触科研的时候往往会按照对授课教师的认知去衡量导师。

误区一:

导师应该像老师一样天天给我上课,盯着我?

在真实的科研环境中,导师主要是指导学生进行研究,充当科研引路人,而不是带你学习一门课程。对此,有些初入科研的同学家长会有很多困惑:和导师见面竟然要提前预约,平时只能靠邮件沟通!导师怎么不是每天给我上课呢?很多时间是学生按照课题计划自己完成,导师咋不盯着呢?……

教授们作为科研TEAM的BOSS,要日常性地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议,去发现领域内值得研究的方向,去引领科研的潮流,传达科研思想,还要筹集资金、组建科研团队、搭建实验平台,还要与自己的团队、自己的学生进行讨论和指导等。能够看出教授们是非常忙碌的。反而是研究员、博士后、博士生们在承担着课题中更具化的、深入的、日常的科研工作。此外,科研团队中还会根据需要招募各层别的科研助理,比如硕士研究生、本科生等,按不同难度进行科研任务分配。这些研究生和本科生实际上也主要是在研究员、博士后、博士生们的指导下参与研究,而不是天天上课,学知识。

误区二:

只要教授领衔的项目就是好的?

在短期科研项目中,如果能争取到教授亲自指导你做科研确实可谓机会难得,当然和上面的情况一样,教授会一些重要环节上与你进行交流和指导,而更多日常指导会由教授帮你从团队中指派研究员、博士后或博士生来辅助他进行。而如果学生参与的项目,只是让教授给你讲课而不是引导你做研究,那你就需要谨慎考虑你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因为前面已经介绍到做科研的教授授课不算优秀,仅授课的教授又没法带你做科研。

误区三:

研究员/博士后/博士生带的项目是低端项目?

如果你这么认为,那真是大错特错了。

针对初入科研的高中生、本科生甚至硕士生,只要是真正的科研,不存在高低端之分,只存在适合与不适合。

前面也介绍到,即使参与教授指导的项目,也会由团队中的研究员/博士后/博士生来对你进行日常指导,因为不仅是你,硕士生甚至博士生初期也是一样的。一则教授很忙,他的时间需要有效利用;二则教授在研究中最大的价值在于引领方向和潮流。如果你足够优秀,选题足够有前沿价值,那么选择教授是必要的,在他的点拨下,可能会大放异彩,产出非常优秀的成果,甚至可能他会直接招收你成为他的研究生。

而如果你的科研能力还没那么优秀,甚至还是个科研小白,那么一位优秀负责的研究员/博士后/博士生导师会让你觉得跟着他做科研是件多么幸福的事!沟通效率会比教授高很多,没有那么难预约难见面,如果是赴海外大学实验室的实地科研,你与导师可能能经常见面;一些疑惑甚至很幼稚的问题,导师也会乐意为你解答;在做实验、数据分析整理、报告论文撰写等诸多方面,可以给你很多具体指导和建议;跟着导师一起进行课题研究,还能潜移默化的学到很多他的好习惯好方法……而这些不恰恰是你初入科研,所必要的吗?

* 以上感悟可参详“微信订阅号:募格学术”《你不知道被博士生带着指导的硕士生,能有多幸福!!》。

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为例,实验室每年会招一些大学生、高中生甚至初中生到实验室参与研究,知道他们没有经验,实验室的高年级博士们首先会一步一步教他们怎么做,如第一周会告诉他们怎么样采集数据?采集哪些数据?怎么使用软件?对中学生的态度就是手把手教。

3、How?

申请大学前如何参与科研?

在前面列表中列出了我们申请海外大学前可能遇到的几种短期科研项目,下面做些简要介绍。

1、一些海外知名大学为促进国际学术交流、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等目的,每年会组织一些短期科研活动,其中有些是定向选拔,有些是社会选拔。这些项目的含金量是比较高的,但一方面名额非常有限,一方面高准入要求(层层筛选及面试等),只有真正的学霸研霸才能入选,大多学生可谓望尘莫及。

给大家介绍3个:

第一个是斯坦福大学的UGVR项目,它是斯坦福大学工学院与清华、北大、中科大、台大四所学校合作的科研活动,每年招募18-20名学生,通过选拔的学生在暑假期间到斯坦福大学工学院,进行10周跨学科领域的科研项目,每期都会有一部分学生被斯坦福直接录取,这个活动也称为斯坦福的“学术保送夏令营”。

第二个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CSST项目,该项目每年从国内20个985院校选拔80-90优秀大学生,大三暑假的时候去UCLA相关实验室参加为期10周跨学科科研项目,参加的学生每年被UCLA博士录取率为27.4%。

第三个是高中生可以参与,在MIT举办的RSI项目。针对全球高中生,每期大概招募80名学生,其中25%为国际生。被选拔的学生会被分成科研小组,在研究员、博士等导师带领下开展不同主题的科研项目,并阶段性地向boss进行汇报。参与这个项目的学生有50%机会被哈耶麻等名校录取。去年大陆地区被哈佛录取的湖南女生就参加了这个项目。这个项目每年只有20名左右的名额释放给美国以外的学生,而且还会对PSAT或ACT等考试各科目的成绩做很高的要求。

2、刚才文中也提到过,一些优秀的海外大学课题组或实验室也会招募硕士生或本科生做科研助理,一般会通过他们在学校的网页发布招募的需求和条件。而课题组或实验室招募科研助理,是为了能够对正在进行的研究有切实帮助,有很多的工作任务需要分配给他们完成,因此对申请者的专业背景、科研能力以及是否有相关经历等还是有一定要求的,招募的名额也是比较有限的,有些甚至直接通过校内相关人员的推荐直接消化掉了。

3、现在不少国内高校也给学生提供一些参与校内科研的机会。尤其对平时只能学知识的本科生来讲可以尝试申请参与,但能够参与到优质课题中的仍然非常有限,尤其是本科生所能做的很多所谓研究往往偏于表面化、形式化。至少小编上本科的时候,自己和身边部分同学就被学校提供了这种机会,但最终获得了多少,也只有冷暖自知了。

4、最后介绍名校科研项目。参考了前面介绍的几个学校官方项目模式,选拔高中生、本科生、硕士生到英美名校的课题组或实验室进行科研助理实习。实地科研一般为期一个月起,在线科研1-3个月,时间相对灵活,大多学生会在寒暑假时参与,但也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安排在其他时段。在项目周期内,导师会结合现有研究课题,让学生完成一个属于自己的小课题模块,完整经历确定课题方向、开展研究,并呈现成果的过程。目前,可以申请的大学课题组或实验室有数十个,包含哈佛、MIT、牛津、剑桥等十余所名校的众多学科方向,如:计算机与人工智能、经济金融、数理、工程、生物医学、人文社科、艺术等。相较于前几个项目,由于针对的课题组或实验室较多,所以申请名额更充沛一些,学校及专业方向也可以根据学生需要有更多选择性,给学生提供真实的“稀缺性竞争力”。对于准备申请美国一流院校、英国G5、澳洲或加拿大顶级名校的学生来讲,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途径。下面附上部分可申请的课题,看看有没有你感兴趣的方向。

 名校科研项目

若有检测需求可拨打咨询热线或点击在线咨询,将会有工程师为您详细解答,欢迎您的来电!

来源:铄思百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