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RD检出限是多少?

2021-02-03
铄思百检测

XRD是表征物相的重要手段,严格的说,它能确定某物相存在,却不能确定某物相不存在,即鉴真易鉴伪难。

那么,它的检出限是多少呢?

首先,我们必须强调的是XRD做含量分析非常不准,如果非要说检出限是多少主要是由什么决定的,那就是由仪器的功率管电流决定的,如果要表征元素的含量最好用化学方法测或者原子吸收来做。

另外,XRD的检测限是不能简单的用%来表示的,这和被检测物质的分散度有很大关系,也就是结晶度,与物质种类也有很大关系,样品的质量吸收系数大,检出限会高很多。

如果非要确定出一个检出限,一般说是5%左右。

但是,不同的物相,对X射线的吸收不同,则检出限会有较大出入。如单质硅,一般在1%左右可以检出,而另一些相,可能10%都难于检出。

当然。在样品相同的情况下,使用较高的衍射功率,使用较长的扫描时间效果会更好。不过,如果要延长扫描时间,如果延长一两倍是见不到效果的。

经验表明,如果使用常规的扫描速度能看到某种存在的迹象,那么,再采用1度/min或更慢的速度来扫描。如果使用常规扫描速度根本都看不到痕迹,就没有必要再费力了。

进行半定量分析确实是很不准确,而且结果确实与晶粒大小相关。晶粒小的析出相,连检出都困难,更别说做定量分析了。晶粒小的物相会使其RIR值增大,曾做过CeO2的RIR值,在不同的温度下的产物,其RIR值相差10倍。

接下来,我们以黄继武老师列举的两个实例来说明:

实例 1:一个金刚石样品被银污染了,用XRD测出的谱中出现了银的峰,而且非常明显,通过定量计算,发现样品中存在0.04%wt的银。为了进一步证实,用光谱分析结果是0.038%wt的银确实存在

实例2:钢材样品中含有少量残余奥氏体,经拉伸断裂后测量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的情况,样品中含有奥氏体和马氏体两相。拉伸前样品中残留的奥氏体约为2%(V),经拉伸试验后,试样中只留有0.2%~0.5%的奥氏体常规扫描速度(8°/min),扫描出来的图谱中不能发现奥氏体峰的存在。后改用步进扫描:步长0.02°计数时间1.5s。结果相当好。


残余奥氏体的计算结果:

使用理学D/max 2500 衍射仪完全可以测量出含量小于1%的物相,但是,应当适当延长扫描时间,即应使用较低的扫描速度,使用步进扫描可以得到理想的结果。

总结

1、XRD到底有没有检出限?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不妨给检出限加几个定语一定的仪器(主要是功率大小和靶材种类)一定的实验条件,这主要是指扫描速度,另外,还有狭缝大小一定的样品。不同的物质对X光的吸收能力存在很大的区别,微量相的分布状态,取向性和应力等都会影响结果。

2、如何利用XRD检测含量较低的物质?

先用较快的速度进行扫描,当谱中出现一些似是而非的微量相峰的“影子”时,改用慢速度扫描

据经验,如果用8度/min能看到某相的“影子”,用4度/min的速度没有多少改观。非得改用1度/min或更慢的速度才会有效果。

还有一点经常被忽略的,就是样品的大小。特别是块体样品,应当使样品尽可能填满样品框,以增加照射体积,其作用相当于延长扫描时间。能做成粉体的样品,尽可能做成粉体,并尽可能压实。


1清华大学 2北京大学 3浙江大学 4海交通大学 5南京大学 6复旦大学 7华中科技大学 8 武汉大学 9吉林大学 10西安交通大学 1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2 中山大学 13四川大学 14哈尔滨工业大学 15 山东大学 16 天津大学 17南开大学 18中南大学 19北京师范大学 20中国人民大学 21厦门大学 2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3东南大学 24同济大学 25大连理工大学 26西北工业大学 27华南理工大学 28重庆大学 29中国农业大学 30华东师范大学 31兰州大学 32东北大学 33北京理工大学 34湖南大学 35苏州大学 36郑州大学 37中国石油大学 38华东理工大学 39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40武汉理工大学 41中国矿业大学 42南京农业大学 43北京科技大学 44暨南大学 45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46西北大学 47电子科技大学 48南京理工大学 49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50上海大学 51西南大学 52南京师范大学 53西南交通大学 54东北师范大学 55华中师范大学 56华中农业大学 57扬州大学 58中国海洋大学 59华南师范大学 60湖南师范大学 61北京化工大学 62北京交通大学 63山西大学 64河海大学 65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66南昌大学 67陕西师范大学 68首都医科大学 69华南农业大学 70南京工业大学 71中国医科大学 72福州大学 73山东农业大学 74北京工业大学 75燕山大学 76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77河北大学 78云南大学 79哈尔滨工程大学 80南方医科大学 81江苏大学 82东华大学 83河南大学 84福建农林大学 85 江南大学 86北京邮电大学 87合肥工业大学 88浙江工业大学 89湘潭大学 90上海财经大学 9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92成都理工大学 93昆明理工大学 94华北电力大学 95 山东师范大学 96青岛大学 97北京林业大学 98河北工业大学 99太原理工大学 100贵州大学

来源:铄思百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