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UV-vis)测试时,与很多同学沟通中了解到,好多同学对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不太了解,铄思百检测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助到科研圈的伙伴们;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介绍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ltraviolet and Visible Spectrum),简写为UV。可用于表征化合物中价电子的跃迁,进而辅助确定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特点:
1.灵敏度高:可测10-7-10-4g/mL浓度的微量组分;
2.准确度高:相对误差在1%-5%之内;
3.适用范围广:既能用于定量分析,又可进行定性分析(主要分析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既可用于无机化合物的分析,又可进行有机化合物的分析等;
4.操作简单、快捷。
紫外光吸收光谱的波长范围
紫外可见光谱区是在(4~800)nm的电磁波,其中(4~400)nm的电磁辐射称为紫外区,它又分为两段:(4~200)nm为远紫外区,(200~400)nm的电磁波称为近紫外区,而波长在(400~800)nm的电磁波为可见光区。因此,有机化合物测定中所谓的紫外光谱是指(200~400)nm近紫外区的吸收光谱,通常用UV表示。由于玻璃对波长300nm以下的电磁波有吸收,在300nm以下的测定中光学元件不能使用玻璃,一般以石英制品代替,在300nm以下的区域又称石英区。
紫外光谱图的表示方法
紫外光谱通常是以吸收曲线的形式表示。纵坐标为吸收强度(ε)用lgε表示,也有用吸光度(A)或透光率T表示。横坐标多用波长(λ)表示,单位为nm。当化合物的最大吸收在某波长位置时,则波长用λmax表示。
对于同一物质,浓度不同时,各波长处的吸光度值不一样。但吸收曲线相似,最大吸收波长不变。
定量分析条件的选择
1.测量波长的选择:
一般选用待测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作为测量波长(入射光);
但当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有干扰时,则应根据“吸收最大干扰最小”的原则来选择波长。
2.控制适当的吸光度范围:
由测量误差可知,当吸光度在0.2~0.8之间时,测量误差最小,所以应尽量控制吸光度在此范围进行测定。控制的方法为:
1)控制溶液的浓度;
2)选用适当厚度的比色皿;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结构
1、光源:光源是提供入射光的装置。主要使用氘灯和碘钨灯,两种光源发射波长光度范围不同。氘灯可产生(165-360)nm波长范围的光,当超过360nm时,应采用碘钨灯。仪器中光源可以自动进行切换。
2、单色器:是一种把来自光源的复合光分解为单色光,并分离出所需要波段光束的装置。是光谱仪的关键部件,其主要组成为入射狭缝、出射狭缝、色散元件和准直镜。色散元件为光栅。
3、吸收池:又称样品池、参比池或比色皿。又称样品池、参比池或比色皿。所用材料一般采用石英制品。比色皿一般使用前需清洗并校正。
4、检测器:其作用是检测光信号,交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现在一般使用光电倍增管。以前常用光电管作为检测器,光电倍增管的灵敏度要比光电管高很多。
5、信号显示系统。配有微机,可对光谱仪进行操作控制,并进行数据处理。
答:注明Y轴的数据模式。
答:A(吸光度)、R(反射率)、T(透过率)。
以上就是铄思百检测小编对“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UV-vis)”相关问题的整理 ,如有测试需求,可以和铄思百检测联系,我们会给与您最准确的数据和最好的服务体验,希望可以在大家的科研路上有所帮助。
温馨提示
1、不定期推出各种优惠活动,详情咨询客服。
2、测试前联系在线客服确认测试条件、检测费用、检测周期等。
检测咨询热线:15071040697 黄工QQ:82187958
公司网站:www.sousepad.com
武汉铄思百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责声明:部分文章整合自网络,因内容庞杂无法联系到全部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答复,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