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歇电子能谱(AugerElectronSpectroscopy,AES)是用具有一定能量的电子束(或X射线)激发样品俄歇效应,通过检测俄歇电子的能量和强度,从而获得有关材料表面化学成分和结构信息的方法。
俄歇电子能谱仪的主要组成:电子枪、能量分析仪、二次电子探测器、(样品)分析室、溅射离子枪和信号处理系统与记录系统等(图1所示)。
图1
俄歇电子能谱基本原理
俄歇电子的产生
俄歇电子能谱的原理比较复杂,涉及到三个原子轨道上两个电子的跃迁过程。当具有足够能量的粒子(光子、电子或离子)与一个原子碰撞时,原子内层轨道上的电子被激发出后,在原子的内层轨道上产生一个空穴,形成了激发态正离子。激发态正离子是不稳定的,必须通过退激发而回到稳定态。在退激发过程中,外层轨道的电子可以向该空穴跃迁并释放出能量,并激发同一轨道层或更外层轨道的电子使之电离而逃离样品表面,这种出射电子就是俄歇电子(图2)。俄歇电子的跃迁过程能级图如图3所示。
俄歇电子能谱分析技术
AES具有五个特征量:特征能星、强度、峰位移、谱线宽和线型。由AES这五个方面的特征可以获得固体表面特征、化学组成、覆盖度、键中的电荷转移、电子态密度和表面键中的电子能级。
表面元素定性分析
依据:俄歇电子的能量仅与原子本身的轨道能级有关,与入射电子的能量无关,也就是说与激发源无关。对于特定的元素及特定的俄歇跃迁过程,其俄歇电子的能量是特征性的。因此,可以根据俄歇电子的动能来定性分析样品表面物质的元素种类。由于每个元素会有多个俄歇峰,定性分析的准确性很高。
方法:将测得的俄歇电子谱与纯元素的标准谱比较,通过对比峰的位置和形状来识别元素的种类。
定性分析时注意以下情况:(1)化学效应或物理因素引起的峰位移或谱线形状变化;(2)与大气接触或试样表面被污染而产生的峰;(3)核对的关键部位在于峰位,而非峰高; (4)同一元素的俄歇峰可能有几个,不同元素的俄歇峰可能会重叠,甚至变形,微量元素的俄歇峰可能会湮没,而俄歇峰没有明显的变异;(5)当图谱中无法对应的俄歇电子峰时,这可能是—次电子的能量损失峰。
定性分析可由计算机软件完成,但某些重叠峰和弱峰还需人工进—步确定。
样品制备
俄歇电子能谱仪对分析样品有特定的要求,在通常情况下只能分析导电固体样品。经过特殊处理,绝缘体固体也可以进行分析。由于涉及到样品在真空中的传递和放置,所以分析样品一般都需要经过一定的预处理。
①样品的尺寸:尺寸高度不超过3mm,1mm以内最好,面积5*5mm以内,不可以太大,最佳尺寸是3mm*3mm,厚度不超1mm,样品表面平整
②粉末样品处理:有两种常用制样方法,一是用导电胶带把粉末固定在样品台上,另一种是把粉体样品压成薄片,然后再固定在样品台上。前者优点是制样方便,样品用量少,预抽到高真空的时间短;缺点是胶体的成分可能会干扰样品的分析,此外荷电效应也会影响到俄歇电子谱的采集。后者的优点是可以在真空中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如加热、表面反应等,缺点是样品用量大,并且对于绝缘体样品,荷电效应会直接影响到俄歇电子能谱的录谱。
③含有挥发性物质样品:样品进入真空系统前必须清除挥发性物质,一般可以对样品进行加热或用溶剂清洗。对含有油性物质的样品,一般依次用正己烷、丙酮和乙醇超声清洗,红外烘干,再进入真空系统。
表面污染样品的处理:采用油性溶剂,如环己烷、丙酮等清洁样品表面的油污,再用乙醇去除有机溶剂。为了保证样品表面不被氧化,一般采用自然干燥。
绝对禁止带有强磁性的样品进入分析室:因磁性会导致分析起头及样品架磁化。样品中有磁性时,俄歇电子在磁场作用下偏离接受角,不能达到分析器,得不到AES谱。带有微弱磁性的样品:通过退磁的方法去掉微弱磁性。
俄歇电子能谱的特点
优点
(1)作为固体表面分析法,其信息深度取决于俄歇电子逸出深度(电子平均自由程)。对于能量为50eV~2keV范围内的俄歇电子,逸出深度为0.4~2nm。检测极限约为10-3原子单层,采用电子束作为激发源,具有很高的空间分辨率,最小可达6nm。
(2)可分析除H、Hel以外的各种元素;
(3)对于轻元素C、O、N、S、P等有较高分析灵敏度;(4)可进行成分的深度剖析或薄膜及界面分析。
缺点
(1)定量分析的准确度不高;
(2)对多数元素探测灵敏度为原子摩尔分数0.1%~1.0%;
(3)电子束轰击损伤和电荷积累问题限制其在有机材料、生物样品和某些陶瓷材料中的应用;
(4)对样品要求高,表面必须清洁(最好光滑)等。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整合自网络,因内容庞杂无法联系到全部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答复,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