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扫描电镜制样

2023-02-02
铄思百检测
一、SEM扫描电镜样品处理的要求

1、形貌形态,必须耐高真空。
例如有些含水量很大的细胞,在真空中很快被抽干水分,细胞的形态也发生了改变,无法对各类型细胞进行区分;
2、样品表面不能含有有机油脂类污染物。
油污在电子束作用下极端容易分解成碳氢化物,对真空环境造成极大污染。样品表面细节被碳氢化合物遮盖;碳氢化合物降低了成像信号产量;碳氢化合物吸附在电子束光路引起极大象散;碳氢化合物被吸附在探测器晶体表面,降低探测器效率。对低加速电压的电子束干扰严重。
3、样品必须为干燥。
水蒸气会加速电子枪阴极材料的挥发,从而极大降低灯丝寿命;水蒸气会散射电子束,增加电子束能量分散,从而增大色差,降低分辨能力。
4、样品表面必需导电。
在大多数情况下,初级电子束电荷数量都大于背散射电子和二次电子数量之和,因此多余的电子必须导入地下,即样品表面电位必须保持在0电位。如果样品表面不导电,或者样品接地线断裂,那么样品表面静电荷存在,使得表面负电势不断增加,出现充电效应,使图像畸变,入射电子束减速,此时样品如同一个电子平面镜。
5、在某些情况下,样品制备变成重要的考虑因素。
若要检测观察弱反差机理,就必须消除强反差机理(例如,形貌反差),否则很难检测到弱的反差。当希望EBSD背散射电子衍射反差,I和II型磁反差或其他弱反差机理时,磁性材料的磁畴特性必需消除样品的形貌。采用化学抛光,电解抛光等,产生一个几乎消除形貌的镜面。
特殊情况: 磁性材料,必须退磁。


二、扫描电镜样品的制备


1、块状样品的制备
对于块状导电样品,基本上不需要进行什么制备,只要其大小适合电镜样品底座尺寸大小,即可直接用导电胶带把样品黏结在样品底座上,放到扫描电镜中观察,为防止假象的存在,在放试样前应先将试样用丙酮或酒精等进行清洗,必要时用超声波清洗器进行清洗。对于块状的非导电样品或导电性较差的样品,要先进行镀膜处理,否则,样品的表面会在高强度电子束作用下产生电荷堆积,影响入射电子束斑和样品发射的二次电子运动轨迹,使图像质量下降,因此这类样品要在观察前进行喷镀导电层的处理,在材料表面形成一层导电膜,避免样品表面的电荷积累,提高图象质量,并可防止样品的热损伤。

2、粉末样品的制备
对于导电的粉末样品,应先将导电胶带黏结在样品座上,再均匀地把粉末样撒在上面,用洗耳球吹去未黏住的粉末,即可用电镜观察。对不导电或导电性能差的,要再镀上一层导电膜,方可用电镜观察。为了加快测试速度,一个样品座上可以同时制备多个样品,但在用洗耳球吹未黏住的粉末时,应注意不要样品之间相互污染。

对于粉末样品的制备应注意以下几点:
A、尽可能不要挤压样品,以保持其自然形貌状态。

B、特细且量少的样品,可以放于乙醇或者合适的溶剂中用超声波分散一下,再用毛细管滴加到样品台上的导电胶带上(也可用牙签点一滴到样品台上),晾干或强光下烘干即开。
C、粉末样品的厚度要均匀,表面要平整,且量不要太多,1g左右即可,否则容易导致粉末在观察时剥离表面,或者容易造成喷金的样品的底层部分导电性能不佳,致使观察效果的对比度差。

3、半导体材料
一般的制备样品方法都适合。但有些特殊的反差机制,如电压反差,电子通道反差, 感生电流,样品电流等,半导体材料需要特殊的制备。

4、金属和陶瓷样品

1)、形貌观察
彻底的去除油污以避免碳氢化合物的污染。超声波清洗机:溶剂为 丙酮、乙醇、甲苯等。溶剂不危害样品表面形貌完整性是非常重要的。
确定样品污染方法:在很高的放大倍数下观察样品,然后降低放大倍数(扫描电镜为齐焦系统,高倍聚焦清楚,在低的倍数下不离焦),如果有污染,在低倍会观察到原来高倍的扫描区域有明显黑色痕迹。污染物沉积的速率和电子束照射区域的剂量有关,由于越高的放大倍数,相同扫描时间内样品单位面积电子束照射剂量越大。
绝缘样品需要喷镀导电膜:真空蒸发镀膜技术和离子溅射镀膜技术。实现导电,导热,很大程度上增加二次电子发率。
1、导电率:
电阻率高的材料,在电子束入射下会迅速充电,而且形成相当高的电位,使样品某个区域绝缘击穿,导致样品表面电位发生变化,产生复杂的图像假象,所谓充电效应。表现为,低能二次电子被偏转或者加速,在裂缝中,二次电子发射增加;严重的还会干扰物镜磁场,引起象散不稳定,亮度不均匀,和杂散的X射线信号;使得系统分辨率下降,分析能力下降。

2、减少热损伤:
在正常观察图像时,电子探针的束流通常为nA级,所以对于大多数样品,受热不是问题。但对于阴极荧光,x射线显微分析,探针电流往往是几百nA甚至μA级别,热效应较为严重。样品过渡受热会表现为图像扫描区域移动,不稳定,还可能会破裂损坏。---电子束损伤。表现为,样品起泡,龟裂,内部出现孔洞,较高的束流引起,塑料,聚合物,生物样品中的有机材料迅速分解,甚至造成大量元素损失。
3、二次电子和背散射电子发射:
绝缘样品镀一层10nm厚的Au层,能够提高SE发射率。但对于某些含有碱土的金属氧化物陶瓷,SE产额反而会减少低很多。
背散射电子观察,如果镀上一层重金属,会掩盖原子序数反差,因此常常利用一薄层地原子序数导体,蒸碳较为合适,这样不会大量散射入射电子。
对于高分辨,低能量损失的信号,样品必需镀有在分辨率1nm时不会显现结构的重金属层,一般推荐,高熔点金属,钽或者钨作为镀层。
4、提高机械稳定性:
颗粒样品和脆性的有机材料镀上一层碳后,可以被牢固的固定在样品杯上。甚至可以不用胶带固定,直接蒸镀碳膜或者溅射金属膜层,就能很好的固定。
5、未镀膜的绝缘样品几种方法:
1)、低电压操作--在反射率和二次电子产额等于1之间的电压下操作,对于钨灯丝扫描电镜,电子束亮度相对高电压会降低几十倍,而且电子光学系统的像差亦会增大,这需要考虑扫描电镜的潜能。
而对于场发射扫描电镜来说,在低加速电压下,也可以获得好的分辨率;在样品表面增加离子,中和表面累积电荷,可采用低真空样品室,获得等离子气体;含水样品可以采用冷冻台,直接观察,有赖于样品中的水分有足够的电导率。
2)、成分像或者原子序数反差:
当我们需要研究弱反差机制(两个相之间的平均原子序数相差很小)的时候,必需消除样品形貌的反差影响。对样品进行抛光。
3)、WDS化学元素显微定量分析:需要非常光滑的表面,机械抛光,电解抛光,化学处理等等。
4)、冶金金相显微结构:机械抛光,腐蚀。
5)、断口显微分析:采用低速金刚石锯,或者线切割取样,对材料产生最小的热量和机械损伤。
一般把样品用螺丝固定在样品托上,或者用双面导电胶带粘在样品托上。对于用环氧树脂或者胶木镶嵌的样品,必须保证样品能很好的导电和接地。

5、地质样品
地质矿物样品是典型的非导电样品,喷镀导电膜是必要的。也可以使用低加速电压模式,或者环境扫描电镜。

6、电子材料和器件
直接观察一般都是令人满意的。采用低加速电压模式效果更好。当然也需要喷镀情况要,高加速电压的高分辨模式观察。
X射线能谱分析,往往比较难做。因为其特征往往很薄小于1微米,必需选择合适的加速电压,否则得不到好结果。

7、黏土,沙子,土壤
样品制备需要从两个方面考虑
有机成分
无机成分
只有环境扫描电镜才可以直接观察两种成分。
其他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系统都需要对样品进行干燥。干燥方法如下:

·烘箱干燥
·空气自然干燥
·真空干燥
·置换干燥,
·冷冻干燥
·临界点干燥

8、颗粒和纤维
特点为大多数非导电样品,在电镜观察时候,往往静电排斥作用,机械不稳定。所谓样品漂移! 小于1微米的尺度,电子束可能穿透样品,随后基底散射产生的信号,将使得图像反差降低。同时X射线信号会增加基地的成分。
超声波振荡分散:一定量样品放入分散剂中进行分散,分散剂中往往加入表面活性剂。

树脂分散: 把颗粒样品镶嵌在树脂中。

用碳导电胶带,直接沾一些颗粒或者纤维。绝缘的样品喷镀导电膜。

9、生物样品
扫描电子显微镜样品的制备,必须满足以下要求:①保持完好的组织和细胞形态;③充分暴露要观察的部位;④良好的导电性和较高的二次电子产额;⑤保持充分干燥的状态。
某些含水量低且不易变形的生物材料,可以不经固定和干燥而在较低加速电压下直接观察,如动物毛发、昆虫、植物种子、花粉等,但图象质量差,而且观察和拍摄照片时须尽可能迅速。对大多数的生物材料,则应首先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固定、脱水和干燥,然后喷镀碳与金属以提高材料的导电性和二次电子产额。

化学方法制备样品
化学方法制备样品的程序通常是:清洗、化学固定、干燥、喷镀金属。
1、清洗:某些生物材料表面常附血液、细胞碎片、消化道内的食物残渣、细菌、淋巴液及粘液等异物,掩盖着要观察的部位,因而,需要在固定之前用生理盐水或等渗缓冲液等把附着物清洗干净。亦可用5%碳酸钠冲洗或酶消化法去除这些异物。
2、固定:通常采用醛类(主要是戊二醛和多聚甲醛)与四氧化锇双固定,也可用四氧化锇单固定。四氧化锇固定不仅可良好地保存组织细胞结构,而且能增加材料的导电性和二次电子产额,提高扫描电子显微图象的质量。这对高分辨扫描电子显微术是极端重要的。为增强这种效果,可用四氧化锇-单宁酸或是四氧化锇-珠叉二胼等反复处理材料,使其结合更多的重金属锇,这就是导电染色。
3、干燥:固定后通常采用临界点干燥法。其原理是:适当选择温度和压力,使液体达到临界状态(液态和气相间界面消失),从而避免在干燥过程中由水的表面张力所造成的样品变形。对含水生物材料直接进行临界点干燥时,水的临界温度和压力不能过高(37.4℃,218帕)。通常用乙醇或丙酮等使材料脱水,再用一种中间介质,如醋酸戊酯,置换脱水剂,然后在临界点干燥器中用液体或固体二氧化碳、氟利昂13以及一氧化二氮等置换剂置换中间介质,进行临界干燥。
4、喷镀金属:将干燥的样品用导电性好的粘合剂或其他粘合剂粘在金属样品台上,然后放在真空蒸发器中喷镀一层50~300埃厚的金属膜,以提高样品的导电性和二次电子产额,改善图象质量,并且防止样品受热和辐射损伤。如果采用离子溅射镀膜机喷镀金属,可获得均匀的细颗粒薄金属镀层,提高扫描电子图象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