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反射率与发射率是怎么样的关系,今天铄思百检测小编带大家详细了解一下。
红外光的三种形式
红外光通常表现为三种形式:发射、穿透和反射,分别用发射率、透过率和吸收率来表示。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反射率、发射率和透过率之和等于100%。大多数固体物质(不透光的块状、薄膜和粉末)的红外透过率非常低,通常将透过率设置为0,那么上述公式变为:反射率 + 发射率 = 100%。
2. 能量守恒关系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入射辐射能量(I0)的分配满足:
R+α+τ=1
注:对于不透明物体(τ=0),简化为:
R+α=1
而在热平衡状态下,基尔霍夫定律明:
ε=α
即物体的发射率等于其吸收率(针对相同波长和温度条件)。
3. 各参数的特性与影响因素
(1)反射率(R)
类型:
镜面反射(表面光滑,如金属抛光面)
漫反射(表面粗糙,如木材、纸张)
典型值:
抛光铝:R≈0.9(可见光波段),R≈0.98(红外波段)
黑漆表面:R≈0.05
应用影响: 高反射率物体会将环境辐射反射至红外测温仪,导致测量误差(需输入背景温度补偿)。
(2)发射率(ε)
波长与温度依赖性:
金属:发射率随波长增加而降低(短波更敏感)。
非金属:发射率随波长增加而升高(长波更接近黑体)。
典型值:
氧化铁:ε≈0.8(8~14 μm)
人体皮肤:ε≈0.98(9 μm)
测量误差: 发射率设定误差对温度计算的影响为非线性,例如ε误差10%时,高温(1000℃)测温误差可达5%~15%。
(3)透射率(τ)
典型材料:
玻璃:τ≈0.9(可见光),τ≈0(5 μm以上红外波段)
聚乙烯薄膜:τ≈0.8(3~5 μm)
应对策略: 测温时需避开材料的透射波段(如测玻璃表面温度选5.1 μm而非8~14 μm)。
4. 实际应用案例
案例1:金属表面测温
挑战:金属(如铝)发射率低(ε≈0.1)且反射率高(R≈0.9),易受环境辐射干扰。
解决方案:
使用短波红外测温仪1~2 μm),因金属在短波发射率略高(ε≈0.3)。
表面氧化处理或喷涂哑光漆,提高发射率至0.8以上。
案例2:透明材料测温
挑战:玻璃在8~14 μm波段不透明(τ=0),但5 μm以下可能透射。
解决方案:
测量玻璃表面温度时,选择5.1 μm波段(吸收率高,α≈0.95)。
测量内部温度时,选1.5 μm波段(透射率高,需结合厚度修正)。
案例3:人体测温
特性:皮肤在9~10 μm波段发射率接近黑体(ε≈0.98),透射率几乎为0。
误差控制:
避免汗液或油污(可能改变R和ε)。
保持测量距离(防止环境反射干扰)。
5. 参数测量与校正技术
反射率测量:使用积分球结合标准白板对比。
发射率标定:
黑体炉比对法将样品加热至已知温度,对比其辐射与黑体辐射。
反射率推导法:通过ε=1−R−τ计算(需已知透射率)。
透射率测试: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直接扫描材料。
6. 总结
核心关系:R+α+τ=1R+α+τ=1 和 ε=α(基尔霍夫定律)。
应用关键:
根据材料特性选择红外测温波段和发射率参数。
高反射或透明材料需结合环境补偿或波段优化。
技术趋势:多光谱红外成像技术可同步分析不同波段的R、ε、τ,提升复杂场景下的测温精度。
-END-
本公司位于湖北武汉,从事检测行业十多年,专业提供XPS、ICP、SEM+EDS/SEM云视频 TEM+EDS/TEM云视频、XRD、AFM、BET、TG-DSC、粒度、Zeta电位、RAMAN、顺磁、核磁、荧光等测试服务。我们一直致力于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提供一站式专业测试服务。欢迎各行各业咨询!欢迎开展科研项目合作、科研经费报销合作等。长期合作价格优惠。
温馨提示
1、不定期推出各种优惠活动,详情咨询客服。
2、测试前联系在线客服确认测试条件、检测费用、检测周期等。
检测咨询热线:15071040697(手机同微信) 黄工QQ:82187958
公司网站:www.sousepad.com 武汉铄思百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整合自网络,因内容庞杂无法联系到全部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答复,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