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测试-反射率,发射率,吸收率,透射率

2025-10-22
铄思百检测

红外测试中的反射率、发射率、吸收率与透射率:原理、应用与测量方法


引言


红外测试技术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工业检测、环境监测等领域,其核心在于准确描述物体与红外辐射的相互作用。反射率、发射率、吸收率和透射率是红外测试中的四大关键参数,它们不仅决定了物体的热辐射特性,还直接影响红外测温、材料分析等技术的准确性。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些参数的定义、相互关系、影响因素及实际应用,为红外测试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一、基本定义与能量守恒关系


1. 反射率(ρ)


反射率是指物体表面反射的辐射能量与入射总能量的比值,包括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镜面反射发生在光滑表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漫反射则发生在粗糙表面,反射光向各个方向散射。例如,抛光铝在红外波段的反射率可达0.98,而粗糙表面的反射率可能低至0.2。


2. 发射率(ε)


发射率是物体辐射能力与同温度黑体辐射能力的比值,取值范围为0≤ε≤1。黑体是一种理想化的辐射体,其发射率为1。实际物体的发射率受材料成分、表面状态、温度等因素影响。例如,人体皮肤在9 μm波段的发射率约为0.98,而抛光金属的发射率可能低至0.05。


3. 吸收率(α)


吸收率是物体吸收的辐射能量与入射总能量的比值。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在热平衡条件下,同一波长的吸收率等于发射率(ε=α)。例如,高反射率表面(如抛光金属)的吸收率通常较低,而低反射率表面(如黑色涂层)的吸收率较高。


4. 透射率(τ)


透射率是辐射能量穿透物体未被吸收或反射的比例,取值范围为0≤τ≤1。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如玻璃、塑料)对特定波段的透射率较高,但对红外波段(>5 μm)几乎不透射。例如,玻璃对可见光的透射率约为0.9,但对8~14 μm波段的透射率接近于0。


5. 能量守恒关系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四参数满足以下关系: α + ρ + τ = 1对于不透明物体(τ≈0),简化为: α + ρ = 1结合基尔霍夫定律(ε=α),可进一步推导出: ε + ρ = 1这一关系为红外测试中的参数计算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基尔霍夫定律与热平衡条件


1. 基尔霍夫定律的物理意义


基尔霍夫定律指出,在热平衡条件下,同一波长的吸收率等于发射率(ε=α)。这一定律揭示了物体吸收与辐射能力的内在联系,是红外测试中参数计算的核心依据。


2. 热平衡条件的实现


热平衡条件要求物体与周围环境达到热平衡,即物体吸收的能量等于辐射的能量。在实际测试中,可通过控制环境温度、辐射源强度等参数实现热平衡。例如,在红外测温中,需确保被测物体与测温仪处于同一温度场,以避免热平衡偏差。


3. 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

被吸收的能量不会永远留在物体里 —— 它们最终会以热辐射的形式 "吐" 出来,而发射率(ε)就是衡量 "吐能力" 的指标。这时候,基尔霍夫热辐射定律抛出了一个反常识的结论:

在热力学平衡下,某一波长的吸收率 = 同一波长的发射率(ελ = αλ)

简单说:"能吃多少,就能吐多少"。一个擅长吸收红光的表面,必然也是红光的高效发射体;反之,对某波长反射强(吸收弱)的表面,在该波长下的发射能力也弱。



三、参数特性与影响因素


1. 反射率(ρ)的特性与影响因素

表面光滑度:抛光表面的反射率较高,而粗糙表面的反射率较低。例如,抛光铝的反射率可达0.98,而氧化铝的反射率可能低至0.2。

入射角:镜面反射的反射率随入射角变化,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会发生全反射。

波段选择:不同材料对红外波段的反射率不同。例如,金属在可见光波段的反射率较高,但在红外波段的反射率可能降低。

2. 发射率(ε)的特性与影响因素

材料成分:金属的发射率通常较低,非金属的发射率较高。例如,铜的发射率约为0.03,而氧化铁的发射率可达0.8。

表面状态:氧化、涂层等表面处理可显著提高发射率。例如,氧化铝的发射率高于纯铝。

温度:发射率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但变化幅度较小。例如,铜在1000℃时的发射率约为0.2,而在2000℃时可能升至0.4。


3. 透射率(τ)的特性与影响因素

材料透明度:透明材料(如玻璃、塑料)对特定波段的透射率较高,但对红外波段的透射率较低。例如,玻璃对可见光的透射率约为0.9,但对8~14 μm波段的透射率接近于0。

厚度:透射率随材料厚度增加而降低。例如,薄玻璃对可见光的透射率较高,而厚玻璃的透射率可能降至0.5以下。


四、实际应用案例


1. 红外测温

红外测温技术通过测量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能量计算温度,其准确性取决于发射率的选择。例如:

玻璃表面测温:玻璃对8~14 μm波段的透射率接近于0,因此需选择5.1 μm波段进行测温,以避免透射干扰。

高反射率表面测温:抛光金属的发射率较低,需通过背景温度补偿修正测温结果。


2. 材料分析

通过测量材料的反射率、透射率等参数,可分析材料的成分、结构等特性。例如:

涂层厚度测量:利用红外反射率与涂层厚度的关系,可非接触测量涂层厚度。

材料识别:不同材料对红外波段的反射率、透射率不同,可通过光谱分析识别材料类型。


五、测量方法

1. 反射率测量

反射率测量通常使用反射计,通过测量入射光强与反射光强的比值计算反射率。例如:

镜面反射测量:使用角度可调的反射计,测量不同入射角下的反射率。

漫反射测量:使用积分球反射计,测量全向反射率。

2. 透射率与吸收率测量

透射率与吸收率测量通常使用光谱分析仪,通过对比入射光强与透射光强计算透射率,再结合反射率计算吸收率。例如:

透射率测量:将样品置于光源与探测器之间,测量透射光强与入射光强的比值。

吸收率计算:根据能量守恒定律(α=1-ρ-τ),结合反射率与透射率计算吸收率。


六、总结与展望

红外测试中的反射率、发射率、吸收率和透射率是描述物体与红外辐射相互作用的核心参数,它们通过能量守恒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紧密关联。在实际应用中,需结合材料特性、波段选择等因素进行参数测量与修正。未来,随着红外技术的不断发展,高精度、非接触的红外测试方法将广泛应用于更多领域,为材料科学、工业检测等提供更强大的技术支持。